前往主內容
加載中

二零二二年懲教署雖然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但全體懲教人員一同迎難而上,以堅毅不屈的精神和專業的態度,確保羈管環境穩妥、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因應涉及黑暴事件及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人士陸續被還押及判刑,懲教署優化更生計劃及加強與各界持份者協作,幫助在囚人士獲釋後順利融入社會。此外,本署加大力度推動社區教育,加強向青少年灌輸「愛護家國、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信息,為培育社會棟樑作出貢獻。

在囚人口及受監管人士概況

二零二二年新收納入懲教院所的人次(包括定罪、還押及被羈留人士)較二零二一年顯著減少,由15 311人次下跌至13 246人次,跌幅為13%。雖然新收納的人次有所減少,但懲教院所每日平均在囚人口為7 613人,與二零二一年的人數相若(數字為7 616人),平均收容率維持於67%。在囚人口當中:

(i)服刑人士佔63%,還押人士佔35%,餘下的2%是根據《入境條例》被羈留的人士(二零二一年︰服刑人士佔69%;還押人士佔30%及被羈留人士佔1%);

(ii)男性佔81%,女性佔19%(與二零二一年數字相若);

(iii)21歲或以上為94%,未滿21歲為6%(與二零二一年數字相若);以及

(iv)香港居民佔75%,中國籍非香港居民佔8%,其他國籍非香港居民佔17%(二零二一年︰香港居民佔72%,中國籍非香港居民佔10%,其他國籍非香港居民佔18%)。

值得留意的是,每日平均還押在囚人口由二零二一年的2 316人上升至二零二二年的2 666人,增幅為15%,再創10年歷史新高。由於男性成年還押在囚人口持續上升,署方正計劃原址局部重建荔枝角收押所,增加410個收容額,以紓緩該院所過度擠迫的情況。有關計劃已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署方預計於二零二三年年中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二零二二年因涉及黑暴事件相關罪行(包括非法集結、管有攻擊性武器、縱火及參與暴動等)及違反《香港國安法》而被收納入懲教院所的人士達829人次(當中有22人次涉及違反《香港國安法》),較二零二一年的985人次少156人次,下跌16%。當中:

(i)456人次為服刑人士,其餘373人次為還押人士;

(ii)650人次為男性;179人次為女性;以及

(iii)21歲或以上人士有671人次,未滿21歲人士有158人次。

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因涉及黑暴事件及違反《香港國安法》的在囚人口有522人,較前年數字(415人)上升26%。

新收納的高保安風險在囚人士(即甲類級別)有160人次,當中55%涉及毒品相關罪行,30%涉及謀殺或誤殺,餘下15%涉及其他嚴重罪行。在新收納的甲類在囚人士中,有17%屬非香港居民。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整體甲類在囚人口有603人,較前年數字(564人)上升7%。

除了管理在囚人士外,懲教署還提供協助更生人士重投社會的法定監管。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有1 193人仍需接受法定監管,較二零二一年年底的1 035人上升15%。

羈管工作

懲教署首要任務是確保提供安全及穩妥的羈押環境,以協助在囚人士更生。署方一直以提高治理水平為目標及採取無事深憂、有事不懼方針,不斷檢視及優化部門的日常管理、預防措施、應變方案及設施裝備,主動打擊院所內的違法違紀行為。

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二二年期間,懲教署已連續15年沒有錄得任何成功逃獄或越押的個案。雖然二零二二年疫情肆虐,嚴重影響人手調配,但署方繼續防患未然,於懲教院所進行了12 485次聯合搜查/特別搜查/夜間突擊搜查行動,共搜查了20 464個地點,數字與二零二一年相若。

懲教人員致力確保懲教院所安全及穩定。

懲教人員致力確保懲教院所安全及穩定。

懲教人員於懲教院所進行特別搜查行動。

懲教人員於懲教院所進行特別搜查行動。

署方亦一如以往採取「零容忍」策略,竭力制止毒品流入院所。二零二二年,署方成功搜獲毒品的個案共有六宗,較二零二一年的13宗下降54%。其中四宗是通過使用X光人體掃描器在新收納在囚人士體內發現藏毒;餘下兩宗是從寄給在囚人士信件中發現毒品。署方會繼續加強毒品堵截工作,確保羈押環境安全穩妥。

二零二二年,在囚人士遭紀律檢控的個案達4 564宗,按人口比率計算,每1 000名在囚人士中有600宗違紀個案,較二零二一年的692宗下跌13%。首三項紀律檢控分別為「妨礙秩序及違反紀律」、「管有未獲授權管有的物品」及「不服從懲教署人員的命令」,分別佔整體數字的30%、28%及18%。共有2 640名在囚人士遭紀律檢控,較二零二一年的2 979人減少了339人。當中有406人作出三次或以上的違紀行為,共涉及1 801宗紀律檢控,佔整體紀律檢控宗數的39%。

至於涉及暴力行為的個案,共有361宗,主要涉及在囚人士打鬥或襲擊他人,數字較二零二一年的455宗下降21%。當中,較嚴重並須轉介警方跟進的個案有16宗,較二零二一年的24宗減少33%,而職員遇襲或在制止暴力行為期間受傷的數字為12人,與二零二一年相同。

二零二二年共錄得五宗在囚人士集體違紀事件,較二零二一年減少三宗。這些違紀事件主要涉及在囚人士互相毆鬥及集體罷食以違抗院所的管理措施,而參與人數合共為40人。當中,一宗為發生於大潭峽懲教所的集體罷食事件,餘下四宗則為集體打鬥事件,分別發生於赤柱監獄、荔枝角收押所、喜靈洲懲教所及大欖懲教所。

雖然違紀個案數字下降,卻並不表示職員面對的挑戰減少。這個下降趨勢,有賴懲教人員一直堅守崗位,加強情報搜集及巡查,以維持在囚人士的良好紀律和秩序;另一原因相信與部分在囚人士於疫情期間需要接受隔離而減少集體活動有關。

二零二二年,區域應變隊合共出動六次以支援院所的保安工作,當中包括處理集體打鬥、集體罷食等事件,與二零二一年的五次相若;而高保安風險押解個案則由二零二一年的357次減少至二零二二年的342次,下降4%。

除應對在囚人士的非法活動及違紀行為外,懲教人員亦要時刻保持警覺,以偵察及防止在囚人士作出自我傷害行為。二零二二年,懲教院所共錄得42宗在囚人士自我傷害個案(二零二一年的數字為44宗)。儘管懲教人員能及時制止絕大部分的自我傷害個案,年內仍有三名男性在囚人士經搶救後不幸身亡。署方已將個案轉交警方調查及進行死因研訊。

近年,長期病患問題越見普及,加上不少在囚人士曾有濫藥習慣及有特別醫療需要,以致醫療護理需求與日俱增,醫療押解的數字因而持續上升。執行醫療押解所需的人力資源由二零二一年約44 700人日上升至二零二二年約45 300人日。

隨着二零二二年二月初第五波疫情期間出現首宗在囚人士確診個案,疫情迅速在各懲教院所蔓延。三月初高峰時,有高達55%的在囚人士需要隔離及17%的懲教人員未能上班。署方為減低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的負荷,經徵詢衞生防護中心意見後,即時採取應對措施,當中包括騰空歌連臣角懲教所、沙咀懲教所及豐力樓用作臨時隔離設施,並在各院所內設立檢疫及隔離區域以應付不斷出現的確診及密切接觸個案。此外,為控制人流及減低病毒傳播風險,署方一度對外暫時停止在囚人士的探訪安排,對內則分階段實施「鎖倉運作模式」及「假日運作模式」,並積極鼓勵在囚人士接種疫苗。各項臨時安排已隨着疫情緩和而陸續取消,院所運作亦全面恢復正常。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只有兩名在囚人士曾因染疫而被安排在公立醫院短暫留醫接受治療。在衞生署派駐懲教院所醫生的協助下,全體懲教人員上下一心,克服重重挑戰,使懲教院所內的疫情得以成功受控。

疫情期間,懲教院所加強消毒。

疫情期間,懲教院所加強消毒。

懲教人員為在囚人士進行採樣作檢測。

懲教人員為在囚人士進行採樣作檢測。

更生工作

懲教署於一九九八年成立更生事務處,至今歷時25載。署方一直致力與社會各界持份者建立密切的伙伴關係,通過多元化的更生計劃,協助在囚人士改過自新,重投社會。

自二零一九年的黑暴事件後,大量思想激進及涉及暴力行為的違法者被收押或定罪。為針對該批在囚人士的特殊更生需要,署方推出「沿途有『理』」計劃,幫助自願參加計劃的在囚人士逐步擺脫激進思想及暴力行為。計劃採取三大針對性更生方向,包括「認識中國歷史及加強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及「生涯規劃及家庭關係重修」,由專責的個案主管負責定期評估及跟進,為在囚人士配對合適的更生項目。

為協助青少年在囚人士認識中國歷史,提升他們對國民身分的認同,署方推行「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以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及生動有趣的手法,並結合科技元素,讓青少年在囚人士親身體會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與文化,並學習欣賞中華文化的優秀面。

青少年在囚人士參與「世界和平書法日」。

青少年在囚人士參與「世界和平書法日」。

青少年在囚人士以虛擬導覽的方式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

青少年在囚人士以虛擬導覽的方式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

透過認識國旗和國歌的歷史,加強青少年在囚人士的國民身分認同。

透過認識國旗和國歌的歷史,加強青少年在囚人士的國民身分認同。

為進一步協助青少年在囚人士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思維模式,署方於二零二二年七月在壁屋懲教所設立「青少年研習所」,通過親社會導向的心理治療,強化他們的心理強韌度及調節情緒的能力;同年十月更在社區設立一所心理服務中心「正向實踐坊」,以協助正在接受法定監管的青少年培養正向的心理素質,並建立正向家庭關係,幫助他們面對獲釋後的各種壓力和挑戰。

為了協助更生人士創造更多「上流」機會,署方致力從升學及就業兩方面着手,於二零二二年十月推出「『招』『職』創未來」計劃,為在囚人士創造「一條龍」培訓及工作發展機會。計劃內容包括「生涯規劃」、「所內培訓」、「釋後實習」、「正式聘請」及「師友計劃」。此外,署方於十月與香港都會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落實雙方在教育方面的長遠合作,為希望繼續修讀大專課程的在囚人士提供更全面的支援,包括加強經濟援助、學分轉移和課程銜接等。

懲教署與香港都會大學於十月簽訂《合作備忘錄》。

懲教署與香港都會大學於十月簽訂《合作備忘錄》。

「『招』『職』創未來」計劃邀請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為在囚人士舉辦生涯規劃講座。

「『招』『職』創未來」計劃邀請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為在囚人士舉辦生涯規劃講座。

疫情肆虐期間,非政府機構進入懲教院所提供更生服務及在囚人士親友探訪均受到影響,署方二零二二年分別在筲箕灣及上水新增設了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一方面為有需要的在囚人士親友提供預約視像探訪服務,另一方面讓非政府機構通過視像以遙距方式繼續向在囚人士提供更生服務。其餘兩間分別位於沙田及屯門的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亦於二零二三年三月投入服務,以加強對在囚人士的支援及他們與親友的聯繫。

筲箕灣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內的「正向實踐坊」(Change Lab)提供一系列心理服務,協助正在接受法定監管的青少年更生。

筲箕灣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內的「正向實踐坊」(Change Lab)提供一系列心理服務,協助正在接受法定監管的青少年更生。

懲教署按法例規定安排被定罪的成年在囚人士參與工作,並於二零二二年引進高端生產設施(例如電腦化混凝土配料攪伴系統、電腦裁板鋸、配備自動衣服摺疊和分類功能的隧道式蒸汽整熨機等),以提高生產力和讓在囚人士學習與時並進的技能和通用知識,包括品質管理及職業安全健康的法規等,藉此提升他們在不同範疇的就業技能,使他們獲釋後順利融入社會。

懲教署安排被定罪的成年在囚人士參與工作,藉此提升他們的就業技能,使他們獲釋後順利融入社會。

懲教署安排被定罪的成年在囚人士參與工作,藉此提升他們的就業技能,使他們獲釋後順利融入社會。

署方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13項市場導向的職業訓練課程,以及為將於24個月內釋放並可合法居留受僱的成年在囚人士開辦44項自願參與的職業訓練課程,合共為成年在囚人士提供超過1 400個訓練名額。二零二二年,新開辦的課程有冷氣機維修訓練課程及實用平面設計文憑課程。二零二三年計劃新增的課程有建造業安全督導員課程、甜品製作員基礎證書課程及創意多媒體製作技術課程。全部課程均由本地培訓機構協辦,並且獲資歷架構或市場認證,有助更生人士就業及報讀銜接或進階課程。

職業訓練考試二零二二年的整體合格率為99.2%(成年人為98.8%,青少年為100%),他們於獲釋後完成六個月就業跟進期的就業率分別為82.1%及83%。

教育方面,二零二二年在囚人士投考公開試的整體合格率為77.4%(成年人為71.4%,青少年為81.9%),其中一名在囚人士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報考六科共獲20分,另有兩人的成績符合入讀本地大學的基本入學要求。此外,五人取得學士學位。

多年來,署方一直致力推廣助更生工作,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和接納更生人士,減少他們再次犯罪的風險,令社會更加安全和共融。過去20多年,香港的再犯率(本地在囚人士在獲釋後兩年內因干犯新罪行而再次被判入懲教院所服刑的百分比)以獲釋年份計有明顯跌幅,即由二零零零年的39.9%下降至二零二零年的23.3%。這個成果正好反映懲教人員的努力,在囚及更生人士改過的決心,以及社會各界對助更生工作的響應。在此,我們衷心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的支持。

比較二零一九年的再犯率(20.9%),二零二零年上升2.4百分點。當中,青少年的再犯率由二零一九年的13.3%下降至二零二零年的12.2%,跌幅為1.1個百分點;成年人的再犯率則由二零一九年的21.3%上升2.6個百分點至二零二零年的23.9%。

社區教育工作

懲教署自二零零八年起推行「更生先鋒計劃」,致力通過不同社區教育活動向青少年提倡守法和共融的觀念。署方與時並進及不斷推陳出新,更於二零二二年十一月開展第12項嶄新活動——「更生速遞」,安排教育宣傳車到訪全港各區小學,將以往「更生先鋒活動」的目標對象由中學生擴展至小學生,藉着電子遊戲及新興運動加強向小學生推廣國家安全、國民教育、防罪、禁毒和助更生的信息。

「更生速遞」教育宣傳車。

「更生速遞」教育宣傳車。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左一)及懲教署署長黃國興(後排右一)與學生在教育宣傳車上參與電子遊戲。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左一)及懲教署署長黃國興(後排右一)與學生在教育宣傳車上參與電子遊戲。

此外,署方擴大「更生先鋒領袖」的規模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個分區,領袖學員總人數增加至超過230人(較二零二一年年底增加35%),並策略性地於訓練中加入中式步操及升國旗等訓練,再配合一系列文化活動,以加強領袖學員的國民身分認同。

「更生先鋒領袖」學員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更生先鋒領袖」學員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二零二二年,共有25 099人次參加各項「更生先鋒計劃」活動,包括23 777青少年人次,較二零二一年的相關青少年數字20 146增加18%。各項活動廣受歡迎,社會大眾的反應非常正面。

「更生先鋒計劃」舉辦青少年音樂劇場——《「導」出新TEEN地》,讓「更生先鋒領袖」協助推廣「愛護家國、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的信息予超過2 000名師生及持份者。

「更生先鋒計劃」舉辦青少年音樂劇場——《「導」出新TEEN地》,讓「更生先鋒領袖」協助推廣「愛護家國、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的信息予超過2 000名師生及持份者。

更生人士與在場青少年分享犯罪的沉重代價。

更生人士與在場青少年分享犯罪的沉重代價。

人力資源

二零二二年,署方共聘請了55名懲教主任及162名二級懲教助理。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740個紀律人員空缺,佔整體編制11%。為紓緩人手短缺壓力,署方繼續推行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截至年底,共聘請了226名退休人員。署方預計二零二三年會招聘約80名懲教主任及繼續按空缺情況全年招聘二級懲教助理,以填補相關空缺。

懲教署參與教育及職業博覽,向市民介紹懲教工作。

懲教署參與教育及職業博覽,向市民介紹懲教工作。

另外,署方繼續與不同的少數族裔支援中心及學校緊密合作,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吸引非華裔青少年投考懲教署。截至年底,署方共聘有54名非華裔懲教人員。

懲教署舉辦Project J其他族裔學生獎勵計劃,透過生涯規劃工作坊,讓非華裔青少年聽取非華裔職員的工作經驗分享以及投考心得,吸引他們投身懲教工作。

懲教署舉辦Project J其他族裔學生獎勵計劃,透過生涯規劃工作坊,讓非華裔青少年聽取非華裔職員的工作經驗分享以及投考心得,吸引他們投身懲教工作。

為提升懲教人員的專業質素,署方致力優化及提升各類訓練課程的認受性和專業水平,並於二零二二年七月一日,將懲教署職員訓練院正名為「香港懲教學院」。截至年底,學院共提供七個獲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當中包括與本地一所大專院校合辦屬亞洲首個與懲教工作有關,且獲評為資歷架構第六級別(與碩士學位屬同一級別)的「懲教管治及領導深造證書」課程。

應用創新科技

繼第一代「智慧監獄」大潭峽懲教所於二零二一年年中投入運作,署方持續以個別懲教院所作為試點,引進創新科技協助院所管方提升管理效能及加強在囚人士自我管理能力。例如二零二二年分別在石壁監獄、赤柱監獄和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引入「機械人監察系統2.0」、「在囚人士電子訊息平台」和「非接觸式生命體徵檢測系統」等創新科技項目。署方更於二零二二年年初成功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爭取撥款,於各院所裝設「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期望於系統全面運作後,除了提升院所運作及管理效率外,亦能加強在囚人士與親友的聯繫,有助更生。

來年工作重點

本署未來會繼續善用科技,提升羈管效率,全方位加強更生工作,包括將更生計劃由圍牆內延伸至圍牆外,並積極推行社區教育,培養青少年「心懷家國」的志向,提升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羈管工作方面,本署會繼續引入科技元素,提升院所運作效率。另外,署方會於區域應變隊訓練基地增添訓練設施和裝備,進一步加強應變隊處理緊急事故的能力。

更生工作方面,本署計劃為成年在囚人士提供全日制持續教育課程,協助他們裝備自己重投社會。另外,本署將在三間男性院所增設親子中心,以維繫成年男性在囚人士與家人的關係,強化他們的改過決心。

署方會在二零二三年投入服務的沙田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設立專為成年受法定監管人士而設的心理及家庭輔導服務中心「融立方」,使在囚期間的心理及家庭輔導服務可延展至社區。另外,署方計劃推出「更生伙伴」嘉許計劃,以鼓勵整個社會支持更生。

社區教育方面,署方會安排更生先鋒領袖到大灣區交流學習及參加「犯罪學與香港刑事司法制度」等獲資歷架構認證的訓練課程,以加強青少年領袖對國家的認識、國民身分的認同及強化他們奉公守法的正向價值觀。

此外,本署計劃將「元宇宙」應用於「更生先鋒計劃」,讓更多青少年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參與署方的社區教育活動。署方亦會開設Instagram官方帳號,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本署的工作及其意義。

結語

懲教署全體人員將繼續持守專業精神,一如既往,全力以赴,為維護國家安全及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署方衷心感謝全體懲教人員、社會各界持份者和團體多年來的支持,並呼籲社會各界繼續支持懲教工作和接納更生人士。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