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及三號展覽室


監獄歷史及發展


1840年,中英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果清廷戰敗。中英議和之際,英軍已急不及待於1841年1月26日登陸香港水坑口,強佔香港島。同年4月30日,英國政府任命威廉堅恩上尉(Captain William Caine)為總裁判官兼警務和監獄長,負責審訊和懲處罪犯,並於同年年底,在中環奧卑利街以東的山坡上,築起香港第一座監獄,當時稱為中央監獄,後易名為域多利監獄,標誌着香港監獄發展的開端。

及後,香港的監獄發展經歷了不同時期,除了自中央監獄落成後的域多利時期外,亦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動盪時期、戰後的重建時期、1973年監獄暴動後的改革時期,以及自1982年從「監獄署」易命為「懲教署」的更生時期。


  • 於19世紀後期在域多利監獄使用之囚室門鎖。
  • 1943年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囚禁於赤柱集中營內的曉士先生(1899至1982年)之個人物品及私人物品 (包括日本軍票、護照及日記)。
  • 1869年的香港憲報刊登當時在域多利監獄旳囚犯數目。
  • 於19世紀後期在域多利監獄使用之囚室門匙。
  • 早期在赤柱監獄內使用的內線電話分機。
  • 早期在域多利監獄內使用的內線電話分機。
  • 巡更時間記錄儀 – 巡邏人員必須在指定的時段內巡遍所屬管轄範圍,每次巡邏時須使用撞針撞擊巡更時間紀錄儀一次以作憑據。
  • 早期赤柱監獄內囚室房門上監視門孔模型及原裝銅掩。